asd2835130 发表于 2019-8-15 08:59:18

都说“地上文物看泉州,地下文物看浦城”,让我们一起透过文物看浦城——

                                                                                                   



浦城地处闽、浙、赣三省要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福建首批置县的五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上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名胜古迹,福建考古界有“地上文物看泉州,地下文物看浦城”之说。就让我们一起——透过文物看浦城浦城出土文物与古文化遗址具有数量多、历史时间早、级别高、分布广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县博物馆副馆长杨军介绍说,截至目前,我县已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国家级传统村落7处各类馆藏文物4000余件(套)珍贵文物1600余件(套)“一座龙头山,一部浦城史”2018年8月,厦门大学历史系和县博物馆组织人员对龙头山遗址展开联合调查,发现山顶和山坡存在较厚的文化堆积,大量古代陶、瓷片及石器遗物散落于地表,遗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衔接至元明清。


同年10月,由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县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龙头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75平方米。清理明清墓葬9座、西汉初期闽越国墓葬3座、发现疑似周代积石墓1座,清理商周时期灰坑5处、发现商周时期房址1座、成组柱洞若干,新石器时代墓葬6座。出土大量硬陶、黑衣陶、夹砂陶、泥质陶及晚期瓷片等,另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瓷器等小件文物160余件套。


龙头山遗址于1987年发现,位于南浦街道解放村陂头,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进行复查,确定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福建博物院、厦门大学历史系、南平市文管办、南平市博物馆等专家评审论证, 认为这处遗址是研究闽浙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该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文化层,其文化序列发展完整,遗迹保存相对完好,是闽北非常少见的内涵丰富的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龙头山新石器时代墓地的随葬品与浙江南部的好川文化非常接近,但墓葬形制又有明显差别,此墓地有可能是完善闽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突破口,它可作为新石器时期浙江与闽北文化交流的见证,是研究闽北史前文化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渊源非常好的材料。龙头山遗址出土的有段石锛,结合其他沿海遗址的发现,能够反映南岛语族先民自内陆向沿海迁移的路线,及部分先民遗留在内陆地区的历史状况。福建博物院研究员陈兆善:“龙头山遗址是浦城史前时期至历史时期发展序列的一个缩影。其价值可谓:一座龙头山,一部浦城史。”

“两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属罕见!”据了解,浦城文物考古发掘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1年,在省博物馆的支持下,县文化文物部门首次对万安乡新石器时代的石排下遗址进行考古试掘,探明遗址保存良好,文化层堆积厚度达1米左右,叠压关系清晰。1986年,对莲塘镇吕处坞村六朝墓葬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西晋元康六年”及“东晋兴宁三年”的纪年墓葬,并出土一批精美文物,为该时期文物的断代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989~1990年,位于管厝乡党溪村牛鼻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则正式开启浦城考古工作的新篇章。遗址内出土的5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穿孔石斧、袋足陶鬶、鸭舌足鼎等器物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特征,不仅与毗邻的赣东樊城堆文化、江浙的良渚文化和粤北的石峡文化有密切联系,与沿海的昙石山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8年,在牛鼻山遗址探沟出土的炭化粳米水稻,距今4800-5300年,是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水稻标本之一。牛鼻山先民创造了代表闽西北史前文化类型的“牛鼻山文化”。

“最有说服力的当属猫耳弄山商代窑群遗址、管九土墩墓群两个考古发掘项目,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属罕见。”说起浦城的考古成就,县博物馆馆长毛建安颇为自豪。2005和2006年配合京台高速浦南段建设进行考古发掘的猫耳山遗址和土墩墓群,分别代表了浦城乃至福建的陶瓷烧造技术和青铜文明的巅峰水平。

仙阳镇下洋村猫耳山遗址内的9座窑炉,有圆形、椭圆形和斜坡式长条形(俗称龙窑),互相之间存在着叠压和打破的关系,说明互相之间有着传承和发展。龙窑所在年代距今3600~3900年,属于龙窑的雏形,在全国所发现的同类窑炉中时代最早,龙窑尾部1.5米高的烟囱,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烟囱”。窑内烧制的黑衣、印纹硬陶解决了此前在闽、浙、赣地区大量发现的黑衣陶、印纹硬陶的相关产地问题。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此次发现的窑群,形成一定规模,保存较完整,全国罕见,属重大考古发现” 。管九土墩墓群的考古发现为南方土墩墓的起源找到实物依据,72件组合青铜兵器和礼乐器的出土,把福建文明史往前推了1000多年。各类盘、尊、杯形器、剑、矛、戈、刮刀、镞等青铜器的形制及原始青瓷器尊、罐、豆等器物的工艺作风,无不蕴涵着众多中原文化基因的存在,在江浙等吴越地区考古发现中大多可以找到相似的实物资料。不难看出,这一时期闽地文化与周边存在密切交流和联系,并且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

仙阳镇也因此成为全国罕见的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称号的乡镇。我县频频以里程碑式的考古大发现,填补着福建历史研究的诸多空白。各级博物馆里和文物展上馆藏和展出浦城出土的精美文物,散发着历史的光芒,仿佛正向人们述说着浦城几千年的历史沧桑。
(柳志勇邱春静)
来源:浦城新闻

仙楼 发表于 2019-8-15 10:30:45

可喜可贺!

wzzwl830 发表于 2019-8-15 10:30:20

:111::111::111:

无我先生 发表于 2019-8-15 13:20:02

:111:

365小王 发表于 2019-8-15 15:05:24


365小王 发表于 2019-8-16 08:00:28

可喜可贺

stone_yang 发表于 2019-8-16 12:22:44

龙头山公园围了很久,原来一直觉得是在建设公园,原来是在里面挖宝贝:13:

金叶原 发表于 2019-8-19 19:37:45

挖的乱七八糟,青青绿草,纳凉树没了!

季风 发表于 2019-8-19 21:02:00

浦城有没有博物馆呀?下次回家去看看

南浦 发表于 2019-8-19 22:02:05

季风 发表于 2019-8-19 21:02
浦城有没有博物馆呀?下次回家去看看

有的

家和万事兴 发表于 2019-8-20 16:38:12

:111::111:

盘江人 发表于 2019-8-20 17:21:33

:79:

呂寳 发表于 2019-8-20 20:19:10

本人大学本科毕业。原先在福州私立学校担任小学教师及班主任,有多年的教学和托辅经验,计划招2至3个中小学生在家辅导作业,半托,全托均可。
   联系电话:15859006619

ylw6688 发表于 2019-8-20 21:45:50

:116:

一如既往 发表于 2019-8-24 16:34:39

印象最深的就是商朝的文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说“地上文物看泉州,地下文物看浦城”,让我们一起透过文物看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