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2835130 发表于 2019-11-1 08:43:01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89岁退休老干部眼中的生活变化


近日,笔者来到原浦城县畜牧水产局局长张品华的家,还没进门,就闻到阵阵菜香,89岁的张品华老人见到我们,亲切地拉起我们的手,和我们聊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他的生活变化。“我是1949年参加工作的,在仙阳第七区公所任生产助理员。刚工作那会儿没有工资,统一在区公所吃饭,衣裤、帽子、毛巾都是发的,单位每个月发两毛钱给我们理发用。上世纪50年代,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24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资也在慢慢上涨。1991年我刚退休时的工资是310元,如今,我的退休工资涨到了6千多元,这日子是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张品华由衷感慨。


从“吃不饱”到“挑着吃”
“我们小时候,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着肚子挖野菜,看到什么能吃就吃什么。”那段经常肚子空空的岁月,张品华永生难忘。参加工作后,张品华每个月有20斤的粮票和半斤的肉票,基本能够吃饱,但肉和鸡蛋这些“好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口。“过去吃了上餐愁下餐的白米饭,现在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主食,想吃多少吃多少。现在随时能买到的肉,当时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两块。以前冬天只有萝卜、白菜煮成的大杂烩,现在冬天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如今水果店、超市、农贸市场遍布城区,买菜、买水果非常方便。”张品华告诉笔者,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家附近的水果店买点自己爱吃的水果。“冬天能吃到西瓜,夏天能吃到橘子,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我们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

▲张品华老人收藏的粮票
从“打补丁”到“穿不完”
“当年,人们买布做衣服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张品华告诉笔者,当时他一年的布票只够做两身新衣服,冬天一身,夏天一身。衣裳磨破了只得打上补丁,有些甚至补丁上还打补丁。而如今,新衣服挂满了张老的衣橱。“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我都穿不完。”“原来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中山装和解放装,直到改革开放后,逐渐有一些颜色鲜艳的面料。”张品华说。十几年前,浦城的街上还有很多布店,人们的衣服主要还是靠裁缝量体定做。如今走进商场,各类服装应有尽有,款式花样也是眼花缭乱。


从“单调贫乏”到“老有所乐”
上世纪70年代初,时兴在各村轮流放电影。“只要有电影看,我们家就早早地吃完饭,拿着小板凳去晒谷场占前排的位置,大家一起看电影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乐趣。”张老告诉笔者,那时的业余生活几乎就是看报纸。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时刻关心时事的张品华每天都要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等栏目。当时的浦城城区,基本没有供百姓休闲娱乐的场地,人们茶余饭后,只能在家门口聊聊天,拉拉家常。如今,方志敏广场、丹桂城市广场、亲水慢道……群众休闲娱乐的场地越来越多,设施也越来越好,张品华的家就住在方志敏广场附近,他时常会去广场上散步。“政府还为我们这些退休干部免费订阅了《快乐老人报》《福建老年报》,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我们现在真的是老有所乐。”张品华老人笑呵呵地说。


(张依婷 柳志勇)
来源:浦城新闻

南浦 发表于 2019-11-4 17:46:02

感谢党和政府!

柘溪老汉 发表于 2019-11-4 21:43:27

张老的衣服真省布,一丈四尺布能做两身衣服。当年一年每人只有一丈四尺布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89岁退休老干部眼中的生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