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这个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你见过吗?
本帖最后由 asd2835130 于 2020-3-27 09:27 编辑竹筏是民间水上交通工具。又称竹排、竹箅。汉朝人总结了南北地域人们的特点以后说:北人善马,南人善舟,也就是说,南方人更善于操橹划船。流行于江南广大地区,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用真竹配加刺竹捆扎而成,小筏用5~8根竹,大筏用11~16 根 。一般长约 3 丈,宽数尺。竹子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 ,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竹筏浮力强,吃水量少,水上行驶平稳安全,无论大筏小筏均由一名梢工点篙撑驾。又具有就地取材,制作简便的优点。故历来是江南水上的重要运输工具。同时,古朴原始的小竹筏也构成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景致。
01|制作竹排,毛竹取材很讲究,一定要选冬竹,因冬竹竹浆少,不易遭虫蛀,竹根头直径须在10厘米以上。
02|毛竹砍下来后,还要在冬日里晾晒2个月,主要是让竹身去水,这样用火烤夹直的毛竹不会变形。
03|制作时,像削甘蔗皮那样,先用刮刀刮去一层竹皮,然后用火把毛竹主体的竹节用火烤软后,用铁钳夹直。
04|一般是先弯筏尾,然后交给下一人弯筏头,筏头弯曲大,弯制时间较长。
05|最难的一道工序是梢头,梢头的角度为50度,因为它已是毛竹脑头,竹体较薄,火候特别要掌握好。火候过头,用铁钳一夹,竹体会开裂,火候不到,就达不到角度要求。
06|挑选制作出来形态大小差不多的竹子,用工具开孔,并用竹签、藤条固定好。
07|组搭时,先搞好支架,在上面排好竹材,一人在上一人在下用藤条绑紧扎牢。
08|制好的竹筏需放入浅水区进行浮力测试,如果浮力不够,需要增加浮力辅助。
09|由于竹筏制作的工作量大,也很辛苦,基本没有年轻人愿来学做竹筏。但是竹筏的制作又完全是凭经验和技术,没有依据可循,现在竹筏制作技人已经逐渐减少。
10|竹筏完全是手工制作,箍制一张竹筏需要七八个小时,所以一天最多只能制作一张竹筏。
(黄乾晔)来源:浦城新闻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行业必然消失 现在河里每过一段都有一座水坝,竹排不好用了。 前几年在外面旅游就看到有用塑料做的排筏了--形状似竹排,但式样更美观,颜色更艳丽,价格更便宜,重量更轻灵。。。 点赞
:116: 仙楼 发表于 2020-3-27 10:43
前几年在外面旅游就看到有用塑料做的排筏了--形状似竹排,但式样更美观,颜色更艳丽,价格更便宜,重量更轻 ...
前几年观前那么多诶 仙楼 发表于 2020-3-27 10:43
前几年在外面旅游就看到有用塑料做的排筏了--形状似竹排,但式样更美观,颜色更艳丽,价格更便宜,重量更轻 ...
那是没有灵魂的排筏:0: :79:不错,除了图文的形式把传统手工技艺记录下来,建议将整个制作过程、师傅的解说录制下来,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更立体完整。 竹器基本都是被塑料代替了 :79: 这家伙烧竹排想抓鱼吃了
排子 见过这老人家 下水南桥下,年年都有做几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