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浦城:在大山里挖冬笋,喜欢这样的体验吗,周末约起来吧
别上柴刀,扛起锄头,带一个编织袋,霜降一过,完成秋收后,得闲的村民就会上到自家的毛竹林,去收获一种餐桌美味——冬笋。有一个条件,不过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得冬笋的丰年才行。毛竹喜阴,少阳光的竹林笋自然长得不错,也是挖笋人的最爱,经常是一段时间下来,毛竹林地被翻个遍。有人说。冬笋不怕挖,土质松了,来年会出更多的春笋,不知这话有没有道理,对于农盲的我来说,我姑且相信吧。
假如以为只要丰年,不会挖笋的上山都可以挖到新鲜的笋,那是错误的;以为光靠力气,再加上那些挖笋老手教的诀窍,就能大获丰收,那也是小看了这项劳动技能了。不会挖的,即便在春笋出头了都不容易看见,夸张一点的说法是,脚底被笋绊了一下,也没有感觉,我就属于这类人。
老手挖笋是有方法的,毛竹分公母,相信这不被一般人了解。分不清,就算花完气力也一无所获,挖冬笋还得会跟竹鞭,往上还是下,走势都有讲究;还有要根据毛竹的年龄来判断是否有笋,这些可都是经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都说农民就好当,真正要当好农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挖笋其实是挺有意思的,但如果只是如蜻蜓点水般,在竹林里拿锄头东一下,西一下,是不行的,找一个老手携带,体验一下,在出笋的丰年才不至于颗粒无收。
经过并掌握的才能被称为经验。找对竹子,跟对竹鞭,那收获很可能会不错,有时一根竹鞭跟完,收获五六支笋,那也是有的,碰到这样的情况是很提精神的。在茫茫的竹海中找对竹子,先用锄头探究一下竹鞭的走向,跟对了,那更得小心些,不可太用力的刨泥土,因为那样,很容易一锄头下去,把泥土中的笋给挖坏了,挖破或者挖断笋,非但笋没有了品相,不免会有些懊恼和失落的情绪产生,这是要不得的。一番试探撩拨后,当泥土中稍稍露出一点笋壳,笋壳颜色比泥土的颜色是要淡些,比较好分辨,那接下来的动作就靠剔,用锄头剔,而且必须是轻轻的,刮掉笋周围的泥土,然后用锄头对准笋的根部挖下去,再一撬,一棵完整的笋总算出来了,稍事休息,平复一下有些激动的情绪,继续下一支笋的出土工作。也有因土质较硬,或边上有柴枝树根,那就得配合用柴刀的鼻梁来撬动,总之得保护笋完整性。
老手挖断笋,那也是偶有发生的事情,这本来就是一件即考验体力,又考验耐心,除了经验,还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的劳动,保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会收获丰盛,也许并不是那么如意,开心最重要,假如你也想来体验一下挖冬笋的快乐,那就来我们这吧,坐标福建浦城的大山竹林,哪里都有可能让你来一次完美且舒心的体验,快到周末了约起来吧!
哇,这些冬笋漂亮 :79::111: :79: 南浦 发表于 2020-11-6 13:07
哇,这些冬笋漂亮
一条鞭出六支笋
:111: 行走浦城,记录分享浦城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丰美特产,同样内容有视频形式,喜欢的可以关注头条号或公众号“行走浦城”,进行观看{:4_371:}
要时间
成都 发表于 2020-11-6 20:17
要时间
没关系,让生活慢下来就对了。
:89: 没技术挖不了冬笋 :79: 罗友荣 发表于 2020-11-6 16:00
一条鞭出六支笋
山珍:79::79::79: 南浦 发表于 2020-11-7 13:05
没技术挖不了冬笋
学起来{:4_371:}
:11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