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山 于 2014-1-14 14:31 编辑
# i; G3 r k+ z3 X: A: N/ g. ^) x9 O9 F8 c4 A [/ e8 S
转原文地址:宋九牧与唐九牧作者:林氏源流文献引用
1 j2 ~- d+ k- Z$ x9 S5 H3 Z; Q- n3 V9 x n$ b; `# d. J
宋九牧:
7 b' p# _/ x$ S; N6 S# ]5 Z6 R* l/ o: m3 h; v* H- ?# _* H
闽林主流派的始祖林禄晋代开闽。林禄于东晋明帝泰宁三年(325)奉敕镇守晋安郡,举家迁居晋安(今福州),卒于永和十年(354),墓葬温陵九龙岗(惠安县涂岭),为闽林一世祖。传至闽林十五世,万宠生子有三,曰韬(攒)、披、昌,分为“阙下”、“九牧”、游洋“雾峰”三大支派。长子林韬(攒)为唐朝谏议大夫,他发展了阙下一脉的林姓,被尊为“阙下林家”始祖。三子林昌为唐朝兵部司马,他的儿子林萍迁居漳浦,开发龙溪;后有后裔迁台湾(迁台湾的称为“雾峰林家”)。林昌被尊为“游洋林家”始祖。# D) Q0 J5 N2 |- E m @1 K; u" Q' ^
& _& t9 e6 U x
阙下林:由林韬(攒)开基的阙下林氏,北宋末年,其八世孙林杞,生子九人,皆为知州,被称为"宋九牧"。谱载,林攒生三子:延鲁、延吉、延宾。林延鲁生林彝谏。林彝谏生五子:惟恭、惟正、惟肃、惟乾、惟宁。林惟正生林智吉。林智吉生林渥。林渥生七子:林放、林僖、林侗、林召、林先、林及、林尔。林及生三子:林杞、林朴、林植。林杞为林攒八世孙,生九子:景渊、景祜、景默、景辉、景大、景元、景贞、景亨、景瑞。
. I% o% L7 P7 F1 k2 W( ?; l据《泉州府志》,林杞,字卿材,南安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知康、雅、泰、淄四州,所任皆有德政。林杞所生九子皆为知州,史称"宋九牧"。长子林景渊,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中进士,知惠州。次子林景韦占,曾任泗州知州。三子林景默,曾任寿州知州。四子林景辉,曾任瓜州知州。五子林景大,曾任徐州知州。六子林景元,曾任邳州知州。七子林景贞,曾任宿州知州。八子林景亨,曾任华州知州。九子林景瑞,曾任常州知州。林景渊七世孙林发旺,在南宋理宗年间由大田迁入安溪柏叶,形成安溪柏叶林氏,奉林景渊为一世祖。林景渊九世孙林则祖迁居广东揭阳,形成揭阳林氏。( x- {) b8 o, V
4 A( p, G( M' G: w" K2 P2 d1 m; J* ]/ A! z9 E3 J& Q/ j
唐九牧:- H# {) y' G9 L$ A6 o
0 P7 s7 z- J' ? 九牧派林披唐天宝十一年(752)仅20岁,以明经擢第授建州将乐县令,后任惠州剌史、临汀令、苏州别驾、太子詹事。他有九个儿子,先后擢升刺史(世称九牧)。林苇兄弟九人死后合葬于莆田兴化城西尊贤里福平山之原,既今枫林积翠庵后。
; f2 M7 G7 G- P4 C4 c8 N5 ~, g6 q8 W9 h O7 d
长房林苇,唐建中初年(780年)明经及第,授朝议大夫,后迁西平太守、端州刺史。生三子:恕、应(前埭祖)、惠(出承林藻)。/ d+ y! p J* [! ~- |- f+ c
次房林藻,唐贞元七年(791年)登尹枢榜进士,为闽中破天荒第一人。其嗣子林惠的后裔散居莆田、仙游、福州、长乐、连江、福宁(霞浦)、泉州、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厦门、漳州、龙岩和广东省潮州、梅县。& Z B0 k5 v$ ^8 i9 I
三房林著,唐贞元六年(790年)明经及第,授归州巴东令,后迁任邕州经略推官、横州刺史。其子林患,居横州。$ A! F+ C6 d0 d2 Y* o
四房林荐,唐贞元十二年(796年),登陆贅榜进士,初授衢州文学、守郊社令,后迁任北阳县令、韶州刺史。生二子:凭、总(为石亭始祖)。2 ]5 J& |) A# Y( v2 V# N5 F
五房林晔,由明经擢第,授沧州、景州司马,赐绯金鱼袋,后迁任通州刺史。有二子:悫(前街始祖)、志(双石、坑边始祖)。5 z' J7 s4 o: g* _8 O8 m* h% ?( G
六房林蕴,唐贞元四年(788年)明经及第,入蜀为四川节度使刘辟推官。元和元年(806年)授予礼部员外郎,后又迁任邵州刺史。其子林愿为莆田竹屿、东井、马院、后田坑和惠安南埔、永春埔头、龙岩上杭、江西吉安、广东诸派始祖。
8 M) h. A" J# H) Q& b. f- T七房林蒙,由林荐奏授孟陵主簿,迁任金吾卫长史、桐州刺史,终于循州刺史。其子林孙为闽县始祖。后裔分迁闽县、尤溪、福清、永福、德化等地。/ O# }) I4 l* w) m, L7 ]
八房林迈,以经明擢第,授循州兴宁县主簿、同州长史,后迁任商州刺史、雷州刺史,累迁给事中。生子林愈,为福建长乐林氏始祖,闽县、龙溪都有分支。林愈生五子:林有滋、林有慎、林有嵩、林简言、林以贤。长子林有滋居于长乐,次子林有慎居于安溪,三子林有嵩居于广东雷州,四子林简言居于福清,五子林以贤居于诏安。
5 ?! Y. k {9 P( D$ F c九房林蔇,贞元年间(785~805年)明经及第,初授京兆参军、春秋博士,后升任福唐刺史。他有二子:长子林恩,次子林思(为仙游、长泰始祖)。
/ w. T5 ]0 X! d N, f) P1 M
( f+ F1 e! \4 n1 k0 ?' K) |$ S' N0 [9 m' p
& c( [* v" ~6 ~& S$ i$ Q
来源 林氏宋九牧与唐九牧 - 兴化府志 ) V5 `& V8 I: o S' [
" d7 t3 g# s8 F& I/ { T- R6 d
) P1 I( F! U. ~5 P
& Q9 a* c0 M8 R! G
2 y: o ?, j2 ^: d+ _% z1 o! v( S8 @& r f, p# n' W
m5 N" m% ^( v2 j# S7 N* T s7 H- z" K+ F
----浦城九牧非林披的出生地和兴起发生的地方,也不是宋九牧的发源地,九牧只是林姓居住的人比较多,可能把林氏的堂号作为现在地方名。个见,呈供蒋老师参考。谢谢!
" f+ J5 m% Y8 \$ n; b; K2 u
5 ?2 o9 w4 k/ ^3 |5 b4 G+ H$ Y+ I1 i# l9 |% l/ l( C( ?* R4 A
/ e" ~6 I! T; s! Q: j R
+ f$ ?1 }" Y! y9 v4 u1 i! a3 o. c7 ?6 i+ h3 d1 b4 p6 }3 J
8 w: o4 o# I& Q- [- `
|